• 注册
  • 查看作者
  • 阿里屡抛橄榄枝,试拆微信的墙

  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“伯虎财经”(微信号:bohuFN),作者:灵灵,泽酷网经授权发布。

    阿里屡抛橄榄枝,试拆微信的墙

    阿里屡抛橄榄枝,试拆微信的墙

    来源 | 伯虎财经(bohuFN)

    作者 | 灵灵

    阿里屡抛橄榄枝,试拆微信的墙

    近日,支付宝开始小范围内测转账给微信好友的新功能,一经公开便冲上热搜。很多人以为,这是支付宝可以直接给微信转钱了。

    然而,过程并没有我们想象的简单。

    应该说,阿里与腾讯之间喊了多年的互联互通口号,如今依然围墙高筑。

    阿里屡抛橄榄枝,试拆微信的墙

    支付宝可以给微信“转账”

    目前,部分支付宝用户的“转账”页面已新增“转微信好友”选项。用户可以选择三种领取方式:扫码领取、验证转账人姓名首字、指定用户领取。

    阿里屡抛橄榄枝,试拆微信的墙

    (图源:网络)

    在你转账后,页面会自动生成一个二维码。接着,你需要将二维码发给微信、QQ好友。收款人需要在24小时内扫码领取,否则将原路返还。

    有意思的是,表面上是说给微信转账,实际上和微信只能说有“万分之一”的关系。收款人首先要保存二维码,然后打开支付宝APP,再扫码领取,收到的钱最终也是留在支付宝。

    在这个过程中,微信最多只是一个通知者的角色。

    也难怪网友弄清楚转账流程后,仿佛被糊弄了一般:我直接加支付宝好友转账,不是更方便?

    “有用,但用处不大”是对这一转账功能极为客观的描述。

    除了给微信转账,近期,在互联互通上,阿里还有其他动作,比如阿里员工爆料的“88VIP积分将可以免费兑换腾讯视频会员,已经在内部灰度测试,预计双十一前上线”。不过该消息很快得到阿里的“辟谣”。

    再回顾去年双十一,在互联互通上阿里同样费尽心思。

    去年10月初,淘特宣布,正式上线微信扫码付功能。

    彼时,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、淘特事业部总经理汪海提到,在直连微信支付进展缓慢的背景下,淘特启动了微信扫码付项目。

    “在没有互通前,先用扫码付的方式完成支付,哪怕这种过渡方式就存在几周或者几天,我们也希望直连微信支付不要等待太久。”

    同月,淘宝还上线了分享购物车功能,消费者可以将购物车里的商品一键分享。

    淘宝的种种举措中,无疑写满了这几个字:拆微信的墙。

    阿里屡抛橄榄枝,试拆微信的墙

    抛橄榄枝,试探微信的边界

    去年9月,工信部有关业务部门召开了“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”。会上,工信部提出有关即时通信软件的合规标准,要求限期内各平台必须按标准解除屏蔽,否则将依法采取处置措施。 

    随后,各巨头纷纷回应。

    腾讯表示,坚决拥护工信部的决策,在以安全为底线的前提下,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。

    阿里巴巴则回应,“互联是互联网的初心,开放是数字生态的基础。阿里巴巴将按照工信部相关要求,与其他平台一起面向未来,相向而行。”

    字节跳动则称,将认真落实工信部决策,呼吁所有互联网平台行动起来,不找借口,明确时间表。

    不过从近一年来的行动来看,阿里算是积极性较高的一个。

    在2022年第一财季的财报电话会议上,CEO张勇就对互联互通表示了认可,“互联是互联网的初心,开放是数字生态的基础,平台之间的大循环能产生的社会价值,一定远远大过在单一平台内的小循环。而平台之间的互联开放,结果会是多赢。”

    从阿里的开放方向可见,它的目标是微信。

    微信平台掌握庞大的流量池,是许多人虎视眈眈的“肥肉”。多位电商观察者表示,微信流量私域强、转化率高、定价不透明,是很多互联网平台寻求增长的最后洼地,一旦开放,所有平台都会争先恐后进入微信私域流量池汲取养分,拼命生长。

    而阿里显然在化被动为主动,通过不断推出的“开放”举措,作为橄榄枝,试探微信的开放边界。成不成功不知道,但如果一旦成功,第一个顺着“互联互通政策”吃香喝辣的就必然是阿里。

    只不过,虽然阿里花招百出,但腾讯就是不为所动。

    去年11月底,微信发布关于外链管理更新的消息称,会在群聊场景下试行开放电商类外部链接直接访问功能。不过,对于这一功能,许多消费者的感受是:“确实有变化,但又没有想象中的大”。

    扭扭捏捏,是巨头在互联互通这件事上的现状。

    阿里屡抛橄榄枝,试拆微信的墙

    (图源:网络)

    阿里屡抛橄榄枝,试拆微信的墙

    互通为什么那么难?  

    “互联互通”的口号已经喊了一年多,为什么至今仍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。

    是因为开放没有好处吗?其实不然。

    互联互通,一方面顺应了互联网反垄断的大趋势,另一方面,在某种程度上是互利共赢的体现。以腾讯和阿里为例,腾讯坐拥国内最大的流量池,阿里的优势在于电商与支付,二者结合,势必将盘子做得更大。

    但如果两家企业没有站在整体的角度看问题,而只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,那么相互不开放就可能是各自的最优选择。

    此外,如何开放、开放到什么程度,这些都还没有参考答案,也意味着开放携带着未知的风险,所以也是阻拦开放进度的原因。 

    腾讯总裁刘炽平曾指出,“平台间的互通是非常复杂的问题,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讨论和解决。一旦这些问题处理不好,将对我们的用户、平台上的众多中小品牌商和商家造成不利。因此,我们会非常谨慎地处理这些问题。”

    同时,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焦海涛认为,“互联互通可能还是要有一个边界的,一定不是像激进的观点那样完全开放或完全数据共享,还是需要拟定合理边界的。”

    综合业内看法,要真正实现互联互通,需要政府参与其中,达到引导、监督和约束的作用。

    例如,要考虑到开放数据的风险,应当容许企业收取合理的费用,让生产数据的企业有信心继续生产。

    数据开放后,可能涉及垄断协议和市场支配地位滥用问题。

    在种种可能的开放风险下,抛橄榄枝,或许也是巨头们所能想到的最保险的互通方式。

    不管怎么样,互通已成为趋势,但这是一个缓慢渐变的过程,同时也是有边界的。未来如何演化,值得期待。

    参考来源:

    1、螺旋实验室:阿里和腾讯的互联互通,为何扭扭捏捏?

    2、界面新闻:支付宝可转账到微信了,但不是你想象的那样

    3、新摘商业评论:支付宝难拆微信的墙

    4、经济观察报观察家:从“围墙花园”到“互联互通”

    *文章封面首图及配图,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。若版权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平台将立即更正。

    广东·广州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121
  •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
    登录
  • 做任务
  • 实时动态
  • 主题偏好
  •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: